只有本着合作的精神、坚持共赢的初衷、采取协同的行动,才能有助于世界经济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才能实现共同的发展和繁荣 刚刚过去的一周,国际舆论场集中掀起一场关于国际金融危机的再思考。9月15日,是美国雷曼兄弟公司申请破产保护10周年的日子。重新梳理10年前那个引爆国际金融危机的起点,那个被描述为“金融体系瞬间冻结,企业和个人的资金也无法流动”的时刻,人们从多种角度分析原因与后果,种种诘问、忧思、预言也随之而起。 这的确是历史罕见的危机。雷曼兄弟公司的破产迅速在超过20个国家引发银行业危机,数以百万计的人丢了工作和房产,法国《回声报》文章称之为“引发了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最严重萧条的地狱机器”。这个“地狱机器”给世界经济带来沉重一击:很多国家经济增速明显下滑,一些国家深陷主权债务危机,国际金融市场动荡不已,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愈演愈烈……西方制度缺陷在这场危机中显露无遗,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了对“没有节制、疏于监管的资本主义”的强烈谴责。 10年过去了,反思一直没有停止,今天尤其引人深思。其原因是,国际金融危机的后遗症已成为国际社会面对的新挑战——一些国家政策内顾倾向加重,逆全球化思潮暗流涌动,贸易摩擦升温。正如英国《金融时报》文章所指出,西方世界日益高涨的民粹主义和保护主义,特别是美国政府当前遵循的那些对外关系理念,就根植于国际金融危机造成的后果。 透过国际金融危机,人们可以看到西方世界内部长期积累的结构性矛盾。著名经济学家拉古拉迈·拉詹借用地质学中的术语“断层线”来解释引发这场国际金融危机的原因。当地壳岩石承受的压力超过其本身强度之后,就会发生断裂、出现断层,地震往往就沿着断层线发生。拉詹认为,美国收入差距和美国国内政治之间的冲撞、国际收支失衡以及不同金融体系之间的碰撞导致了美国金融危机的发生,继而引发全球金融海啸。 人们要问,那个“断层线”现在是否已经弥合并归于稳定?美国《华尔街日报》文章称,美国国会议员们用了数年时间指责华尔街,结果限制了其关键的做市和提供流动性的功能,却没有触及信用评级机构及其充满矛盾的模式,没有取得其他有意义的成果。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拉加德近日撰文指出,世界正面临新的危机后“断层线”——包括金融监管可能撤销、过度不平等带来不良后果、保护主义和内向型政策实施,以及全球失衡加剧。 事实上,一个不安的美国正在给世界带来焦虑。美国政治日益极化、铁锈地带凋敝、中产阶层缩水、贫富差距拉大、非法移民激增、阿片类药物泛滥等社会问题凸显。美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屡屡“出位”表现,已让“不确定性”成为常态,在国际组织和多边协议上的一次次“退群”,在贸易问题上的四处树敌,与传统路线渐行渐远,对国际政治经济秩序形成冲击。人们面对的现实是,全球经济“断层线”两侧颇不平静,种种摩擦挑战着“地壳”的承受力。正因为如此,很多国际经济界人士不约而同地表现出对下一次危机迫近的担心。 防患于未然,需要端起历史的望远镜。历史的教训需要记取。为避免发生冲击世界的金融危机,如何解码全球经济金融体系这台精密机器的机理,给其装上消火栓或者至少是警报器,正在考验着人类智慧。历史的经验不能忘记。回望10年前国际社会各成员本着同舟共济、共克时艰的精神,携手努力,一步步走向经济复苏,今天的人们理当认识到,只有本着合作的精神、坚持共赢的初衷、采取协同的行动,才能有助于世界经济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才能实现共同的发展和繁荣。 |